312座孤峰星羅棋布,83個溶洞千姿百態,54個湖泊相連貫通,2萬畝水面清澈透明,13公里大峽谷雄偉壯觀,3公里茶馬古道神秘古樸,還有4萬畝高原喀斯特濕地,擁有獨一無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園風光和萬畝荷塘,彝村農舍散布其間,可謂是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相得益彰。這里是云南省文山州的普者黑景區,總面積388平方公里,核心景區165平方公里,屬于滇東南巖溶區,是發育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這里從1993年開始發展旅游業,2013年起《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爸爸去哪兒》等一系列影視作品綜藝在這里取景,進而被更多的人知道。2020年底,普者黑被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這是云南省近5年來唯一一個被國家重新評定的5A級旅游景區,更是文山州第一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
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
現在的普者黑,5A級旅游景區與美麗鄉村融為一體,闖出了一條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之間和諧發展之路。在疫情防控好轉的7月,普者黑日均接待游客達到3萬余人次,景區的民宿基本滿房。丘北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李濤表示,云貴高鐵的開通和綜藝節目的播出,讓普者黑從2013年到現在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客源地和客流量的變化最為顯著。在交通不便的時候以省內自駕為主,高鐵開通之后,客源主要集中在云貴川和兩廣地區,并向上海、北京等發達地區輻射;之前,每年的游客增長保持在5%到8%,現在增長率在10%到20%。
據了解,近年來,普者黑景區嚴格按照國家5A景區建設標準,對標要求,精雕細琢,實施了系列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和建立標準化服務體系。整個項目由景區快行慢游交通系統、游客服務系統、標識標牌系統、旅游廁所及環衛系統、公共休息及景觀設施系統、旅游安全設施系統、智慧旅游系統等7大系統內容組成,其中景區快行慢游交通系統和智慧旅游系統是最具亮點的兩大系統。快行漫游交通系統根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將濕地公園、天鵝湖片區原有路面改造為海綿透水路面,改善了景區生態環境,提高了游客步行體驗度。智慧旅游系統擁有全國唯一的立體數據架構,通過標準化服務+網格化管理,實現服務管理“多網合一”、全域覆蓋,全面提升景區綜合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游客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為了讓游客有更好的體驗感受,普者黑在建設智慧旅游中心系統上不斷加大投入,游客可以通過人臉識別實現實名制購票;還可能通過VR、AR等智慧化項目,體驗沉浸式項目游玩;對于工作人員來說,通過智慧旅游系統可以實時監測客流量、車流量,并根據大數據調度服務人員,大大提升了景區管理效率和質量。”景區工作人員介紹。
依托鄉村振興實現群眾增收致富
“5A級”普者黑創建成功,提高了云南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勢必成為助推文山文旅產業發展的新引擎、全省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新高地和示范區。李濤表示,按照全域全時空全景旅游發展的格局和思路,文山州逐步探尋自己的定位,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的山水田園旅游康養圣地的目標,并策劃出丘北縣“一心一核五片區”的發展思路和概念。下一步,丘北縣將以5A級景區創成為契機,依托鄉村振興的大環境,啟動國家旅游度假區的創建,進一步豐富業態、提升品質,最終實現整個景區的發展和群眾的增收致富。
在普者黑景區河道周邊有20多個自然村落分布,普者黑景區的發展,已逐步帶動了周邊村寨的經濟發展。仙人洞村作為普者黑景區的核心,變化最為顯著。以前由于交通不便與外面隔絕,以及因為糧食不足要帶著口袋去外面借糧食而被稱作“口袋村”。村民也只能以種植農作物為生,一年下來人均收入只能達到八百元左右。自從發展旅游業以來,村民的日子大踏步向前。現在仙人洞村里196戶人家絕大多數都經營著與旅游相關的活動,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提升到5萬元以上。普者黑村委會仙人洞村組長李福忠告訴記者,“不過仙人洞村也經歷過轉型升級的陣痛。開始旅游開發建設以來,仙人洞村的村民建起了‘洋房’,開起了農家樂,找到了致富的機會。接待能力提高了,但當地的彝族撒尼文化卻消失了,更不妙的是無序排污導致村里的環境受到了污染。2013年以來,丘北縣對仙人洞村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針對每家每戶的特點進行民居改造,村干部帶頭把自家房子拆了重建。村里對排污管道進行統一規劃,建立衛生管護隊伍,并對撒尼文化進行收編整理,以歌舞、美食、手工藝品等形式呈現給游客,村民們的文化自信著實有了顯著的提升。”
當下,以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在文山州的經濟中占比越來越重,旅游產業已成為推動文山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引擎。“旅游業很好地融合和帶動了一、二、三產業的發展,例如,普者黑景區周邊種植有1400畝地的食用玫瑰,剛開始以玫瑰花瓣的銷售和玫瑰食品的粗加工為主,在發展旅游之后,逐漸增加了玫瑰采摘、鮮花餅制作、玫瑰園騎行等項目,帶動了當地406戶的農民增收致富,年人均增收達到5000元。”李濤介紹。
未來,丘北縣將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的山水田園旅游康養勝地”的目標和“文、游、醫、養、體、學、智”7個要素發展全產業鏈的旅游業態。“文”主要是打造精品文化演藝節目;“游”主要為豐富鄉村旅游內容和普者黑景區產品;“醫”為探索“中醫藥+旅游”發展模式;“養”即通過旅游小鎮建設打造康養業態;“體”即充分利用丘北縣草場、溶洞、水域、氣候等優勢資源,打造集體育訓練比賽、健身康體、體育旅游為一體的體育訓練基地;“學”主要是依托普者黑濕地資源,發展科普研學、自然教育;“智”即依托“一部手機游云南”平臺,全面發展智慧景區、智慧旅游、智慧監管。轉自:中國露營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