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ReadylChooseLife ,作者Ready
三位年輕人,一臺五菱榮光,半年時間,穿越三大洲34個國家。聽起來很瘋狂?但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熱血的青春值得被銘記,一起走進他們的公路旅行~
“當我最后把車停在好望角前,所有最偉大的時刻都已過去,只剩下成功后平淡。”
半年前出發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包括我自己,相信我們能把面包車開到南非。
2018上半年,我和兩位好朋友駕駛一輛沒有空調的五菱面包車,從上海出發,穿越三大洲34個國家,四萬八千公里,半年時間,到達南非好望角。
期間我們經歷了
一次爆胎,一次車禍,一次砸窗搶劫,坐了3次輪渡,變更過4次隊員,換了6次機油,以及無數次來自警察的勒索。當然還有許多次困難,危險,煎熬的時刻,雖然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是很快樂的。
我們至少證明了一件事,有一條路是從上海通到開普敦的。
哈薩克斯坦
開出國門的第一站就遇到了重重困難,google map將我們導到哈薩克西部荒原一條廢棄的路上,像被轟炸過的彈坑路和冬天的積雪讓我們遭遇了第一次陷車,在沒有信號的無人區我們第一次齊心協力解決了問題,最終自救成功。
除了爛路還有哈薩克警察的助攻,一天之內被警察攔停4次,他們會跟你聊迪瑪希套近乎,然后用翻譯軟件讓我們“做個交易”,當勒索失敗耗盡耐心后他們只能無奈的帶走我們一瓶紅牛或者一包煙。
還好趕在最后一分鐘買到2個星期才有一班的船票,順利登上里海輪渡。
在冬天的哈薩克荒原完成了全地形挑戰
在無人區陷車,只能靠自己動手自救
阿塞拜疆
原本里海上一天的航程,卻因為大風而被困在海上4天,但也給了我們一個機會體驗船上的生活。而達到阿塞拜疆的巴庫后我們也終于從冬天來到了春天,享受著這個小眾國家從城市到田野的每一種風景。
和Mecuri1(水星一號)上和船長船員混成一片
巴庫街頭的賣唱是一路上氛圍最好的地方
格魯吉亞
格魯吉亞有三寶:
雪山,葡萄酒,街頭涂鴉
因為要趕伊朗的簽證有效期,時間緊迫的我們分頭行動。
我和東尼去了高加索山脈深處的雪山教堂,可以說是這一路上名列top3的景觀了。
荊誠去了鮮為人知的斯大林地下印刷廠,和老共產黨聊了聊當年斯大林是怎么在第比利斯發家的。
驚艷的格魯吉亞圣三一教堂
充斥著濃郁街頭文化的第比利斯getto
亞美尼亞
只用了兩天時間穿越的亞美尼亞反而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快要到達伊朗邊境前的最后一段山路,夜里突降大雪,在懸崖邊因為快速堆起的積雪而打滑的時候,讓我第一次感覺到生命安全受到了一絲絲威脅,還好荊誠的雪地駕駛技能和幸運的遇到鏟雪車,又讓我們度過一劫。
中國的no.1面包車和老毛子的no.1面包車
伊朗
伊朗是個非常適合自駕的國家,1塊3毛錢比水還便宜的油價(因為伊朗貨幣貶值現在只要6毛錢了),接近中國的高速公路水準,多變的地貌風景,熱情洋溢的波斯人(熱情得有點過頭了)讓伊朗變得豐富多彩。
從波斯波利斯的遺跡到德黑蘭的前美國駐伊朗大使館;
從2000多年前的拜火教神廟到兩伊邊境的戰爭殘骸;
除了極少的不愉快,在伊朗的12天可以說是接近完美的。
充滿著戰爭遺跡的兩伊邊境
法國
選擇了尼斯在海邊休整一整天,連續的趕路后在沙灘上暴曬了一天。
迎來了第一位搭車的女乘客,來自德國的vivian,跟隨我們擊打了南法的海岸線。
在蒙彼利埃把大魚送到了當地校友的大學宿舍門口,他也在這兒下車和我們告別。
chill every day
首位面包車女乘客Vivien
西班牙
到巴塞羅那的第一天晚上剛剛結束一場巴薩的比賽,在路邊隨便找了個小酒吧停車, 整個酒吧里的人都給我們秀出了他們身上關于巴薩的紋身,我們也終于體會到不同于之前的歐洲人的本地人久違的熱情。
除了兩張罰單,巴塞羅那是我到達開普敦之前覺得一路上最棒的城市了,host帶我們一起去沙灘排球,聽一場純正的BossaNova演出,在隨處都是藝術感和青年活動的街頭混跡。
一個酒吧里有一半的人擁有巴薩的紋身
近乎完美的城市規劃讓你迅速愛上這座城市
直布羅陀
Bob在巴塞羅那下車后,我度過了兩天獨自駕車的生活。
而直布羅陀也是計劃之外的一個小國家(相當于西班牙的香港,曾經也是英屬殖民地),來這里只為見兩個朋友:Molly和侃叔,同為自駕環游世界的朋友,他們在格魯吉亞買了一個便宜的二手車,經過自己的改造后上路,和我們橫跨三大洲的穿越不同,他們準備在歐洲細細品玩。
組了兩天時間的小小車隊打算一起從歐洲大陸坐輪渡到摩洛哥,出發前的那個早上登上直布羅陀的巨巖可以用肉眼看到對面的非洲大陸。
Molly和侃叔以及他們的移動小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在路上
摩洛哥
Welcome to Africa!正式踏上非洲大陸!
與荊誠和東尼在卡薩布蘭卡勝利大會師!老隊友相隔了整個歐洲路段沒見,見面后都需要重新自我介紹一番了(沒)
摩洛哥就像是歐洲人的后花園一樣,隨處都充斥著大麻的味道,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也讓我們感覺仿佛到了東南亞。在逃離了北部的熱門旅游區后,南部游客罕至的西撒哈拉讓我們感到空曠和舒適,大西洋跳海,學習沖浪,在海崖邊露營,尋找三毛故居,星空下露營,風沙中前行,西撒哈拉在我看來仍是一片凈土。
看完法語版《復聯3》后,荊誠剃了一個滅霸頭
西撒哈拉人跡罕至的海邊懸崖
沙漠綠舟也需要搭車
毛里塔尼亞
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亞的邊境再一次刷新了我的三觀,兩國中間的無人區似乎是曾經的戰場,成堆的報廢車輛,走兩步就陷沙的路面,以及聽說還未清理干凈的地雷。而這個國家的貧窮程度同樣刷新了我的三觀,黃沙侵蝕著一座座破敗的小鎮,滿街都是縫縫補補快要散架的車,首都的主干道殘破不堪…..
毛里塔尼亞邊境的小孩
塞內加爾
對塞內加爾的印象實在是不好,雖然這里是西非為數不多欣欣向榮發展得還算不錯的國家,但成堆的白人游客把這里的黑人都慣壞了。因為大意和信錯了人,在海關被勒索了將近4000人民幣,讓我們開始對黑非洲徹底提起了警戒心。
在塞內加爾的國家保護公園里,東尼第一次把車撞到了路邊一根枯樹上,防護欄撞出了一大跳裂縫,而我們僅僅是用透明膠帶粘了一下就繼續上路了,來到非洲后我們對車的觀念已經完全改變了,什么是好車?只要能開得動的,就是好車!
在猴面包樹下乘涼
和塞內加爾的高中生打籃球,有運動的地方總是充滿了peace
馬里
在這個國家最精彩的故事當然要屬撞驢車禍了。那天是個雷雨交加的夜晚,我們正在前往邊境的路上,忽然眼前出現了一只躺在路中央的死驢,來不及躲避的我們只聽到一聲巨響,然后車子騰空了小半米高,停車后驚魂未定的我們下車查看,看到防護欄幾乎完全消失和某個管道正在瘋狂泄露的液體,心想著或許我們就要止步在這里了吧。
冷靜一會兒后,我和荊誠頂著大雨,趴在國道旁,用僅有的一點材料把防凍液管道的漏洞處修補,把歪掉的鋼梁用繩綁住,啟動車子發現水溫穩定后居然還能開,于是帶著半殘疾的車身堅持到了邊境,辦完過境手續已經是半夜4點,帶著疲憊和還未消失的驚慌睡去。
誤入馬里首都巴馬科混亂到極致的街道,花了一個多小時才走出來。
車禍現場,你能想象這個車還能繼續開到南非嗎
布基納法索
天亮后是一個安靜又涼爽的早晨,我們開著自己修補的車身又小心翼翼的前進了100公里,到達最近的一個城市找汽車修理店。
修理店的黑哥哥們在沒有任何替換零件也沒有見過這款車的情況下,歪了的零件錘子砸正,斷了的焊上,破了的強力膠粘上,撞沒了的直接熔鐵鍛造一個新的出來,最后加裝了一塊鋼板代替防護欄,只收了我們200人民幣不到,看到他們用認真的態度把我們差點要被運回國的破車一點點恢復,最后真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
重新為防護欄噴漆后,我們的車也擁有了一個非洲名字:鋼牙波波迪,紀念他在布基納法索的波波迪烏拉索的劫后新生,繼續帶我們擊打到南非!
師傅為我們重新焊上鋼梁
This is Africa mother fxxker !
多哥
“Give me ten thousands!”這是在塞內加爾海關被敲詐后,非洲警察再一次張口找我們勒索要錢,我們的非洲的反腐反勒索之旅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不過除了憨憨的警察,多哥的海岸線實在是太棒了。多哥首都洛美市郊的coco beach,靠著沙灘的樂園,白天有當地人圍著鼓聲一起party,晚上隔壁有local music的樂隊演出,音樂和舞蹈從來不會停,還可以跟黑哥哥們一起踢球,西非南海岸的大浪也很適合嬉水,冰啤酒和汽水當水喝,最關鍵的是一晚住宿只要30人民幣,瘋狂趕路后難得慢下來,在這兒待了3天。
享受非洲青年們天籟般的歌聲
貝寧
在貝寧我們需要解決這一路上最難的一個簽證:尼日利亞的簽證。
我們在大使館門口足足耗了兩天才最終在周末閉館前順利拿到簽證,難忘的是貝寧的街頭小吃,基本上人民幣5塊錢以內就能吃得很飽。
另一個亮點就是被稱為非洲威尼斯的水上村莊岡維埃了。黑奴貿易時期為了躲避抓捕跑到湖中居住的人們建立的,這個水上村莊比我想象中大很多,餐館商店甚至club都一應俱全,當然是比較原始版本的,實際上和威尼斯天差地別,整個社會基本上處在最底層的生活狀態。
“非洲威尼斯”,從小就會劃船的小孩
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的故事太多了。在此可以給大家列一個目錄:
1.他鄉遇故知,東尼和他媽媽的老同學在非洲相遇敘舊
2.前方攔路虎,喀麥隆的必經之路身處戰亂地區,前路該何去何從?
3.海運安哥拉直接跳過中非數個國家?爭議方案引團隊爭論不休
4.海運安哥拉方案無果,面臨隊友離隊危機
5.荊誠離隊,臨行前一醉方休,天下沒有不散的面包車
6.受困拉各斯7天后,二人重新上路,卻遭深夜連爆兩胎
7.為繞過戰亂地區,遇天價輪渡費
8.一個懶覺錯過了一班船,下一班是9天后?
......
簡而言之,因為在遇到喀麥隆戰亂地區的問題后,旅行方式和做事理念的不同,荊誠最終在尼日利亞離開了我們,而我和東尼繼續上路,在邊境等待9天并解決了一系列問題后,也終于等來了能夠帶我們繞過戰亂地區的天價輪渡,最終帶我們離開尼日利亞。
帶我們在尼日利亞混跡了一周的“老拉各斯”蔣叔
幾內亞灣,尼日利亞到喀麥隆的輪渡貨運輪渡上
喀麥隆
喀麥隆的主題基本上只有兩個:辦簽證和看世界杯!到達喀麥隆的第一天,世界杯也開始了!在這里解決了接下來3個國家的簽證,然后每天白天辦完簽證,就等著晚上看球賽了,非洲看球的氛圍也的確沒有讓我們失望。
而在這里逐漸開始遇到不少中國人,不是我們不想和當地人接觸了,而是和黑人打交道多了真的很累,索性到了大城市就直接去找中國飯店,而許多中國人看到我們的情況后也很樂意幫助我們,用微信支付寶幫我們換錢,帶我們吃工作餐,給我們打折的房間……不得不說在非洲被黑人兄弟們搞得心力憔悴的時候,幸虧還有同胞愿意幫助我們。
在喀麥隆小鎮偶遇在這兒修變電站的中國朋友帶我們參觀
加蓬
穿越赤道,穿過中非雨林,我們繼續著看球之旅,有時候會為了球賽時間而趕路,也會為了球賽時間而提前結束一天的行程。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個小鎮,Total加油站旁支起了投影幕布,附近的居民都過來喝酒看球賽,沒有座位的小孩也在后面圍成了一排排,比賽結束后大家繼續留在這兒喝酒聊天,附近的青年帶來了鼓,一群年輕人在街邊圍著鼓就開始唱了起來。
人們喝酒聊天看球,幾乎沒有人在玩智能手機,當然或許也是因為還沒有普及,但這種場景讓我們想起了父母口中80年代的社區電影,應該就是這種感覺吧。后來每次晚上到Total加油站停車睡覺都有種溫馨的感覺。
“你現在正在穿過赤道”
加蓬的中非赤道雨林
剛果(布)
與280公里的土路苦戰一天后,出來看到total加油站和柏油馬路的一瞬間激動快要哭出來,非洲窮國家的路,只要是好的鋪裝路面基本上都是中國人修的。
時隔半個月后終于又來到海岸線。在剛果的國際大都市黑角等待安哥拉簽證的幾天,在大西洋的海浪中洗凈了身上的塵土。
把面包車當越野車開,出發前我是一定不敢相信五菱榮光能順利跑完這些爛路的
剛果(金)
剛果金幾乎是我們之前最懼怕的國家之一,軍閥割據,政局不穩,過于貧窮,甚至還有埃博拉。
剛一入境就因為爛路再次經歷了陷沙危機:沒有信號的我們被離線地圖導到一條小路上,走著走著發現土路上的沙越來越深,想回頭時已經來不及了——陷車了!我們兩個人徒手挖沙推車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讓車倒退了2米,天黑之后只好棄車徒步了2公里到附近最近的村莊找村民幫忙。語言完全不通的我們用手比劃了一番后他們馬上就明白了,4個人帶著兩把鐵鍬和一把砍刀(用來防身)就和我們出發了,借著月光原路返回后,他們似乎特別有經驗,三下兩下就挖出了一條路來。
4個兄弟一起到車前面去推車,東尼開車,比起我們之前只能一個人推車,他們四個很輕松就把車推出來了。事后東尼說,當時看到他們4個人在前面推,他油門一踩車子很輕松的就出來了,那種感覺就像是我們抓在懸崖邊搖搖欲墜,突然來了一個巨人,用他的一根手指就把我們拉上來了。
載著4個兄弟回到村莊,吃完喀麥隆中餐廳老板送我們的速熱米飯,請他們喝完最后半瓶野格,帶著滿身的沙和疲憊在車上入睡,但那卻是我在非洲睡得最安穩的一晚了。
荒野救援成功后
安哥拉
非洲大陸對中國商人的搶劫和勒索已經屢見不鮮了,而安哥拉的首都羅安達幾乎每周都有針對華人的持槍搶劫和綁架,幾乎都是涉及生命危險的。羅安達曾經最多的時候有30萬中國人,而在上一次石油危機后安哥拉經濟開始下滑后,失業率上升犯罪率瘋狂上升,被認為是生意人和有錢人的中國人很快就成為被針對的搶劫對象,現在因為治安和經濟問題,羅安達只剩兩萬多中國人了。
因為我們大紅色外加中國牌照的車實在是太顯眼了,在羅安達的幾天我們真的是把警惕心提到嗓子眼了,我們把最重要的電腦和移動硬盤藏到行李最下面,開車時都會時不時回頭看看有沒有被跟蹤,隨時做好交出一切財物保命的準備。
好在警惕加上好運,以及當地中國人的幫助,我們安全的穿越了安哥拉,現在回想起來,離開混亂的首都以后,在安哥拉的roadtrip似乎是最舒服的一段路了。
羅安達郊區的沉船墓地,十多公里的海岸線停了上百艘廢棄沉船,需要保安陪同前往,是僅次于保加利亞飛碟紀念碑的最野景點了
安哥拉南部的山路十八彎
納米比亞
自從離開北非的摩洛哥后,我們終于再次來到一個正常的旅游國家,在離開混亂的西非和中非后,我們長舒一口氣:終于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正常的旅游”了,而不是之前那樣的探險和生存游戲。
然而事實是,當我們在邊境接上新隊員大靳后,剛剛入境納米比亞兩個小時就被砸玻璃了!在最容易被砸玻璃的歐洲我們沒遇上,在最危險的西非沒有遇上,卻在被大家號稱非洲最安全的國家之一遇上了。
好在開門紅的砸玻璃讓我們再次提高了警惕心,生怕倒在終點線前。而納米比亞接下來的故事就很美妙了,圓夢非洲大草原看動物,10000英尺高空跳傘,紅沙漠露營,零距離溜大貓(獵豹),結識了許多朋友,煮了很多紅酒,發生了很多故事。
在拍下這張照片的2分鐘后,我們遇到了大象堵截攔路
網紅獵豹
掌握各種生活技能的大靳的加入讓我們的公路旅行又多了幾分煙火氣
南非
真正快要到達終點時,曾經想象過的痛哭流涕卻絲毫沒有跡象,取而代之的是平靜,似乎好望角已不再是一個極具儀式感的終點站,而只是我旅途中和所有地方一樣平凡的下一站。
開普敦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終點,除去在我們心中的特殊地位,這個城市本身也太美了,太美好了,而我們在這里也留下了自己的故事。
“我們終于到了,cape of good hope,好望角”
在開普敦到我們最愛的紀錄片《尋找小糖人》中的主角“老糖”家里作客,跟他講述我們不遠萬里來尋找這個故事的故事
如果問我經過這次旅程后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那就是我感覺到這個世界的確沒那么大,至少從幾何空間感上來說沒那么大了,從大陸的一頭到另一頭,慢慢悠悠開開車半年時間也就到了,我們依然還是可以在陸地上一步步前行的方式來丈量和探索整個世界的。
從上海開到南非,如果把那些引人注目的標簽都撕掉,這件事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
間隔年,成人禮,我想答案有很多,但對于我來說,整個事情只是意味著我人生旅途中的一段路,這個篇章完結了,下一個篇章要開始了。
或許只是意味著,當我老了以后我能對后輩說起這段故事:
“我年輕的時候和兩個好朋友,從上海開了一輛老款的面包車到南非,就是燒汽油的,能掛檔的那種車。”
Journey never ends
- 版權信息 -
以上圖文:Ready&東尼
原文發布于公眾號“ReadyChooseLife”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