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圍繞公共安全、綠色可持續、高新技術等領域,集中發布一批重要國家標準,充分發揮標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作用。
在公共安全領域,《一次性口罩制造包裝生產線 通用技術要求》國家標準,明確一次性口罩的分類,規定一次性口罩的尺寸要求、口罩帶與口罩體連接處斷裂強力要求以及成品合格率等,將大大提升一次性口罩自動化生產速度和品質,為疫情防控工作保駕護航。《消毒劑灌裝生產線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有利于提高消毒劑生產設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高消毒劑產品質量,有效幫助企業快速提高消毒劑生產能力,為疫情防控源源不斷地提供消毒劑產品做好保障支撐。新修訂發布的《電動汽車碰撞后安全要求》國家標準,針對目前出現的動力電池安裝于車輛后部導致碰撞時易起火爆炸的安全隱患,增加了車輛后部碰撞安全要求以及測試方法,同時修改了側面碰撞的適用范圍,完善了防觸電保護要求,有利于提升我國電動汽車安全技術水平,切實保障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城市軌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國家標準,從消防安全組織和職責、日常防火管理、消防設施管理、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與演練、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等方面對城市軌道交通消防安全提出要求,對于規范和提高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和水平、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還發布了《海上設施防火與防爆設計評估原則》《核電廠安全級電力系統準則》《核電廠安全系統可靠性分析要求》《電氣運行場所的人身安全約束指南》《電氣安全 風險預警指南》《消防電子產品環境試驗方法及嚴酷等級》等國家標準。
在綠色可持續領域,《公用紡織品洗滌場所節水管理規范》國家標準,對用于酒店、醫院等洗滌量、用水量較大的公用紡織品洗滌場所作出規范,加強其用水管理和定額管理,對于提高我國水資源利用效率、支撐節水型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等2項國家標準,能夠指導企業開展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規范梯次利用產品標識,促進資源最大化高效利用,避免新品電池制造帶來的資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環境負荷物質,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此外,還發布了《循環再利用滌綸生態技術要求》《公共機構能耗定額標準編制通則》《車用生物天然氣》《果蔬類周轉箱循環共用管理規范》《塑料》等系列國家標準。
在高新技術領域,《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家標準,綜合考量動態駕駛任務、最小風險策略和設計運行范圍等多個維度,將汽車駕駛自動化等級劃分為0-5級,并提示相應級別下汽車用戶應承擔的駕駛任務,更加系統和全面地對分級進行描述,有利于增進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理解,改善消費者的濫用、誤用現象,提升駕駛安全性。《深海油田鉆采用高強韌合金結構鋼棒》國家標準,可進一步提升我國深海油氣鉆采用合金結構鋼的整體技術水平,加快產業發展,促進技術創新,增強產品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力。此外,還發布了《電動汽車用傳導式車載充電機》《電動汽車用混合電源技術要求》《電動客車頂部接觸式充電系統 第1部分:通用要求》《航天工程技術成熟度評價指南》《航天單機產品成熟度定級規定》等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