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
為了園一個夢
為了一份執著
為了尋找一方心靈的凈土
為了一睹向往已久的雪域高原
為了看看勾魂攝魄的神山圣水,純潔 虔誠的朝圣人足跡!
D5:瀘定-康定-新都橋(130公里 住 新都橋)
D6:新都橋 休整
D7:新都橋-雅江-理塘-巴塘(369公里住 巴塘)
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就是陪伴!
小的時候,感覺父親是山,母親是河。
現在,我們長大了,
暮然發現,山不再挺拔,水不再湍急。
我們應該像小時候父母牽著我們的手一樣,牽起父母布滿老繭的手出去走走,
陪父母走一段他們一直以來都未完成旅程。
放下手中自認為的忙碌,推開生活中所謂的應酬,來靜靜的品味一下與父母相處的天倫之樂!
這也是我做這美篇的初衷!
其實這次旅行,對我來說壓力挺大。
由于地域海拔相差大,氣候變化無常,對身體的適應性是一種考驗,尤其老爸,二叔,年齡大!比次行程主要是在藏區,山高路險,早晚溫差大,海拔平均都在3500米以上。
看到藍藍的天 ,碧綠的湖水,圣潔的雪山……一切都釋然啦
在從海螺溝下來,老爸就沒有休息好,看著老爸疲憊的身體,心里打算不行就放棄吧,不要去冒險了,改道去云南。在和老爸協商去或不去時,老爸說再走走看,實在不行就撤!
那就繼續向前,瀘定-康定-翻越折多山(4200米)-新都橋。
老爸 二叔早餐后溜達看看大渡河
溜達
看看這精神狀態
瀘定橋留念
瀘定鐵索橋座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45年(1706年).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并立御碑于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里,9根做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體重40余噸。 兩岸橋墩為木結構古建筑,風貌獨特,為我國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里強渡大渡河后飛奪瀘定橋而使該橋聞名中外。
步履蹣跚
“大渡橋橫鐵索寒”
有點疲憊,但精神可嘉
二叔精神杠杠的
瀘定溜達一圈
康定溜溜城
虔誠的信徒
康定出來,翻越折多山口,海拔4200多,看看二老,精神狀態杠杠的!!加油!!
折多山口,和座駕留個影!!
老爸也得來一張!
折多山口,4200米
折多山口,4200米,老爺子也慢慢適應一下
四叔必須來
四嬸來了
合照是必須的
隨拍
我來了!不信邪!飛一下!沒有感覺
隊旗出來了!折多山口留念
看臉色有點反應
山口拍照完,趕緊下山,不能多待,直奔新都橋-等楓來客棧!
等楓來客棧,我又來了!
老板,鐵錘,實在,也是咱自駕e族的落腳地!
院里的房車不少,還有三臺是廣東的,有緣相識,
也感謝老板,單另給我一個房間,免費。謝謝鐵錘
客棧休息
陪老爸在街上溜溜,適應一下,這里海拔3400多,老爸感覺還是有點胸悶。順便在318里程碑留個影
這里天氣變化無常,一會兒晴空萬里,一會兒烏云密布,一會兒下雨,一會兒下雪,一會兒又冰雹,
隨拍
這個季節也是蟲草季節,咱不懂,但能看看
藏民在清理蟲草
新都橋陪老爸轉轉,看看這個轉經筒
為了能讓老爸適應,決定在新都橋再多休整一天。
把隊旗就在客棧,以后就是自駕e族的根據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