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車主已經養成了在自駕游出發前對全車做一次二級保養的好習慣,但有部分車主在自駕游回來后,卻忽視了對車輛保養。
一、歸來后及時更換汽油、機油、冷卻液。由于各地油質的不同,對于車輛會有一定的磨損。使用劣質汽油,一方面發動機產生爆震、噪音;另一方面容易使排氣管觸媒即三元催化凈化器失效,進而尾氣排放不合格,部分還會堵塞排氣管,由于排氣不暢,發動機表現無力,并增加油耗。
二、檢查底盤。雖然每臺汽車出廠前,其底盤都經過防銹處理,不過如果只是限于在平穩的城市道路行駛的話,那么底盤1萬公里檢查一次并無大礙,但如果是走了一些山路或者爛路的話,泥漿等臟物極易附著在底盤上,甚至一些不斷敲打底盤的砂石也會將底盤的保護層剝落,底盤被銹蝕的可能性變大。
三、輪胎查隱患。如果是在一些山區自駕游的話,而且沒有相應將轎車的普通胎更換成越野胎或者有“M+S”標志的全天候輪胎的話,那么即使沒有異物扎進車胎,也會對輪胎的胎面或側面損耗很大。此外,車輛長時間在120—160公里/小時以上高速行駛后,輪胎的溫度會很高,隨之胎壓也變高,容易爆胎或是埋下隱患。